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搭建新时代农村老年教育平台
时间:2019/09/23  点击率:1568  作者:肥东老年大学  来源:http://www.fdlndx.com


合肥市老年教育2019年论文征稿


白龙镇老年校刘志平

 

当前,农村很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因此中出现了一大批空巢老人,这些老人一般没有退休工资且受教育水平较低,生活得不到保障且离子女较远,因此生活很不快乐。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特殊老人是服务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能够帮助老人摆脱孤寂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一些老人的问题。

当前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发展农村老年教育重视不够;农村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未理顺;经费场地保障等机制尚未建立;)农村老年教育内容形式较单一;专业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农村老人老无所依,部分老人信教、信佛、迷信活动。  当前推进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社区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宣传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让老年人普遍认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作用,激发老年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需求和热情,引导家庭成员积极支持、帮助老年人参加各种老年教育活动。
   (二)积极争取,进一步理顺完善健全管理体制。要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加快老年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格局。建议积极创新老年大学办学模式,探索建立全一体化老年教育新体系,采取自主管理、分级指导、统一课程及师资力量的工作思路,老年人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基层单位)各负其责抓好基层老年教育的普及。注重发挥基层优势和积极性,开办社区(单位)分校和老年学校,推动老年教育向社区延伸。条件成熟时,积极争取理顺编制体制和管理机制,建立老年教育领导工作小组(或委员会)。
    (三)统筹协调,加快建立经费场地保障等机制。一是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将社区老年教育经费(包括硬件设施投入经费和经常性教育经费)按一定标准列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而增加,划拨给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学校。二是在出台的老年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应对建立老年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为建立社区老年教育在内的整个老年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供法律依据。三是建立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资社区老年教育的激励机制,拓宽社区老年教育资金投入渠道,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经费保障的多元化。
    (四)着眼长远,建设高素质专业人员师资队伍。注重教学研究统筹师资,与地方各类人才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建立联合师资储备库。筛选引进乐于助力老年教育事业的优秀师资力量,逐步建立起老年教育专家智库,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人员和师资队伍的教学效能。引进师范类、艺术类优秀科普志愿者充实一线的社区老年教育专业人员和师资队伍,形成层次鲜明、发展有序、颇具特色的肥东社区老年教育品牌,多措并举,联动创新,相信一定能够推进我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和新业绩,为打造幸福肥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以培训为途径,拓展教化深度,丰富老有所学内涵。1、培训内容必须满足老年人的意愿,学以致用。乡镇老年教育中心应设置好学校的培训课程,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当年学习,当年受益。这是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老年教育质量的前提。坚持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思路,既要依据学员的需求量:人多多开,人少少开;又要设置一些赶赶时髦,受到很多人热捧的课程。只要学校条件许可,就可以开设。积极举办娱乐休闲型、知识兴趣型、管理服务型、法制文明型等课程培训,如举办电脑、舞蹈、音乐、腰鼓、书画、英语、诗歌创作等培训班,社区建设知识、中老年保健知识、当前形势教育等讲座,让学的东西在生活中能实实在在的起到一定作用,使他们学了以后在生活实践中能去操作。这样就可以促进老年人文化修养和技能不断增强,以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更体现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的目的。2、培训形式必须符合老年人特点,循序渐进。老年教育没有固定模式,要从灵活、多样、实效出发,要善于整合各类资源,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善于提高社区老人的参与度。可采取讨论交流式、活动式、解难讲座式、调研式、个别辅导等因势利导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各种活动、讲座、学习班等形式。传授一点,消化一点,不断传授,不断消化,这样才能使老年人便于理解、掌握、消化,便于提高学习效果,才会更加实用、实效,才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进来。如组织举办老年趣味运动会,开展有特色的比赛活动;充分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老年节等节日,以各类专项活动组织为依托,召开茶话会、座谈会、赏月会,举办游园联欢、趣味游戏及各类文娱竞赛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现代化传播手段,在乡镇社区教育网站开设老年教育专栏,方便老年人就地就近学习,不断充实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精神世界。

    (六)以社区老年大学为桥梁,组织老年大学学员们,协商制度化开展互助养老工作,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应具备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特点,各级政府要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村服务业。要重点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破解农村养老工作出现的人手不够、技术不足、经费缺乏等难题,缓解失能的特殊群体生活困难问题。譬如:让腿脚好的老人负责每天活动场地的准备工作,让识字多的老人负责给其他老人读报纸说新闻,让身体好的老人帮助身体不好的老人买药、交电费等等。以社区老年大学为互助交流平台,践行和谐、友善、文明,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形成一家有忙事,众人排忧解难格局。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视角下 “文化养老”的主体模式浅析 下一篇:打造包公文化 ,创建特色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