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打造包公文化 ,创建特色老年教育
时间:2019/09/23  点击率:1471  作者:肥东老年大学  来源:http://www.fdlndx.com


合肥市老年教育2019年论文征稿


肥东县包公镇老教委   张世远

包公故里,清风热土。包公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充满自然魅力和历史魅力的地方。

近年来,包公镇老年教育建设紧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创新形式求实效,搭建平台展亮点,推陈出新显特色,使该镇老年教育建设工作特色明显,成效显著。那么,我们是如何抓好老年教育这方面的工作的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一、夯实组织基础

建设特色小镇以来,包公镇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全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老年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有效载体。镇老教委不断充实领导班子成员,从有教学经验的镇中心校退休教师和机关干部退休人员中甄选人才,他们工作经验足,工作责任感强,能很快地适应老年教育工作。

这几年,包公镇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较快。因此,选好、培养好社区老年学校的校长、主任,也是镇老教委当前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全覆盖的成果,提高社区老年教育管理水平,2015年以来,我们每学年举办2—4期校长、主任培训班,从未间断。通过培训班的系统学习,使社区老年学校的校长、主任们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办学的目标。

镇老教委还对办学好的社区老年学校给予表彰、奖励,使校长、主任们工作方向明、干劲足。板桥、小包、杨宋、大张、岘山、王集社区老年学校还被评为“合肥市信得过老年学校”。

镇老教委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科学制定规划,不断提高特色老年教育建设的组织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每学年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安排,分配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增强建设特色老年教育的责任意识,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包公镇初步形成以镇老年学校为龙头,以社区老年学校为中坚,以社区分校为基础的,三级老年教育网。

二、彰显地域特征

包公镇地域广,社区多。因此,加强社区老年教育工作难度大、任务重,

2018年,我们密切配合各社区的发展需要和各社区地域的不同特征,设立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农业技术培训课程、公民文明素质培训课程,科学家庭教育等课程。同时,还根据各社区已经形成的不同特色,制定社区老年教育课程计划,选择更适合本社区发展需要的教材,每个社区老年学校都要有1—2门具有包公镇地方特色的课程。

例如,大张社区老年学校结合革命前辈张劲夫,张家帜、,张健,张杰等人的英勇事迹,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员们不仅产生自豪感,更有一种继承革命前辈光荣传统的责任感,

盘石、阚集、净住、岘山、高亮,柏龄等社区,都为山区,经常举办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讲座,使老年学员们人人掌握,一至两门栽培、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为家庭建设增加一部分可观的收入。

包公镇老教委注重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既挖掘当地历史上关于包公廉洁勤政,为民办实事等内容的传统文化,又继承发扬当地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并把相关资料整理成文,在《包公老年学刊》上开辟专栏,让老年学员进行探讨、研究,充分发挥了老年学员们廉政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打好“包公文化”牌。镇老年学校成立“包公文化研讨协会”,对包公文化有探讨能力的老年学员都可成为会员,从而对包公生平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事迹进行深度探讨、研究。老年学员崔礼明、黎章奎撰写了多篇关于“包公的传说”,刊登在镇上《包公老年学刊》上。岘山、文集、小包社区的老年学员们组成志愿服务队,配合和支持镇“包公文化园”的建设,他们都决心,为包公镇的特色小镇建设添砖加瓦,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打好“红色教育”牌。每年“清明节”、“ 七.一”期间,该镇老教委组织老年学员和镇中小学生到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张社区张劲夫的故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理念。

打好“地方名俗”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积极引导老年学员投入到本地的名俗文化行列中。文集社区、小包社区老年学校的舞蹈队利用晚间“文化广场”排练节目,并参加县老年舞蹈竞赛,取得较好的成绩。板桥社区老年学校的连枪队,动作整齐划一,她们的演出,得到市、县老教委领导的一致好评。镇老年学校的器乐班,自行创作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乐曲,他们在每年的3月文化节,送戏下乡,丰富了全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打好“文明单位”牌。镇老教委每学年在镇域19个社区的老年学校开展“创建包公镇老年文化学校”的评选活动,加强文明单位与社会各类群体开展包公文化宣传教育,真正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三、整合资源

包公镇老教委秉承形式多样化、内容人性化、体现亲和力、增强感染力的原则,努力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拓展老年教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创建活动,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搭建文化阵地、短信教育、媒体宣传、舆论监督四个平台,创新老年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开展集中演讲,参观老年教育基地,举办老年教育图片展,开辟老年教育专栏、包公文化教育专刊等多种老年活动,使老年学员们人人参与活动之中,人人接受教育熏陶。

镇老教委还联合镇妇联、镇团委,、镇文化站,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多个层面开展不同形式的“晒家风,传家规,诵家训”家风建设系列活动,营造自觉传承家风,自觉建设家风的良好氛围。开展了老年学员晒家风,中青年老学员传家规,少先队员诵家训等活动。为包公镇的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我们包公镇老教委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上级老年教育主管部门对我们的要求相差还很远,我们必须不骄不躁,更加努力推进我镇老年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有不断新的发展。做到强化老年教育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镇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包公文化,创建特色老年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奉献。在特色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创新,把我镇的老年教育事业,打造成为包公镇的一个靓丽的品牌。

上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搭建新时代农村老年 下一篇:浅谈乡村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