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重视老年教育,培养学法多样性
时间:2024/09/19  点击率:1161  作者:肥东老年大学  来源:http://www.fdlndx.com

重视老年教育,培养学法多样性

肥东老年大学教师  王维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老年人个体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老年教育有助于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学习和交流,老年人能够保持思维活跃,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其次,老年教育能够促进代际沟通,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经验的交流,老年人和年轻人能够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还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老年人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教育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也能够激发老年人的创新潜力,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老年教育中,培养学习的多样性至关重要。多样性培养不仅有助于老年人全面发展,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有效途径。首先,应当鼓励老年人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无论是文化知识、健康养生还是休闲娱乐,都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其次,应当注重培养老年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最后,应当加强老年教育的社区化和网络化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和服务。要使学员长知识,又长智慧,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会以前在工作生活中没有学到的知识,而且还要体会探索怎样走捷径会学。通过引导老年人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等,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一、逐步学会利用学具进行学习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员利用各种学具进行实际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员的思路会随之展开,这样学员在亲自获取的丰富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地展开探索,逐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在的电子琴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弹奏技能演示只是理论传授过程,学员们如何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变为学员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那么就得利用教具抽出一定时间让学员自己动手,把老师讲的知识要点反复地在琴上练习,而不是教师代劳,让学员自己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员熟悉学具的内容,训练操作学具的基本功,并在每项知识点中,引导学员如何借助学具进行学习,有效地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使学员逐步学会利用学具进行学习的本领。

 二、培养学员科学的思想方法要让学员学会各种思维方法,必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所以教师不能专门给学员讲解必须如何思考,而只能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深入浅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授,这就需要教师能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并把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一基础上,还要抓住某些典型的教材,作一些比较系统的介绍。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换指法,轮指法等一些技能弹琴,学员必须在反复训练和复实践中完成。在学习换指的基本方法中,还可以让学员通过比较穿指法、跨指法三者之间的联系来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并通过对比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使学生懂得比较是多层次的,必须逐项进行,各层次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多层次的对比,才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多层次的观察对比的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音乐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 科技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教师要使学员了解音乐和电子琴知识的应用价值,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弹奏知识、技能, 尽可能地创造实地应用机会,让学员感到学习电子琴的需要,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遇到兴奋事时,可以让学员在亢奋的情绪中学弹类似的曲目,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员学弹电子琴的积极性,学会用音乐的独特性来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让学员不仅仅会学,还会运用。音乐是一门丰富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包含许多生活实际问题的学科,学会运用不同的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会自主能力的培养,学会自己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是,教材不是教学的“圣经”,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缩影,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去做,而是有责任进行课程剪裁,使教材符合学生的情况。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做足功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扩展知识,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主观感情色彩去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

上一篇:新时代开展太极拳老年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必须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