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办好农村老年学校的几点体会
- 时间:2017/01/03 点击率:2012 作者:喻正昌 袁庆华 来源:http://www.fdlndx.com
最近几年,在党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从事老年教育同志们的努力下,撮镇镇19个村(居)先后办起了老年学校,实现老年学校办学全覆盖。老年学校办起来容易,巩固起来难。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办学经历, 就目前办学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谈点浅见。
1、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支持不足,办学设施不齐全。办学费用没有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开支起来非常难。导致老年学校除了有与村居会议室共用的桌椅板凳教室外,其他教学和活动器具,包括实际管理人员和教师报酬无法得到及时兑现。
(2)师资不配套,课程设置单调。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村居老年学校没有自己的专职教师,设置课程随意性很强,缺乏科学性、多样性。
(3)认识不到位,生源难保证。基层组织对普及老年教育认识不统一,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参与到老年学校学习的除了退休人员外,其他社会老年人不多;在册的学员人数较多,真正到课学习的不多,上课往往流于形势。
(4)管理不严谨,缺位现象严重。老年学校是组织、老干、民政、文化、教育、人事包括财政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家应主动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但实际工作中,真正实施管理的往往只是一、两个退休老同志,办学凭借党政一把手的“主观意志”, 缺乏“依制度管人”、“以法律治校”的刚性规则和实施条件,制约老年学校上规模、上等级深层次发展。
2、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1)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村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对老年学校管理和财政支持力度,将老年学校办学经费开支列入财政预算。目前,老年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村居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的场地,解决老年学校教室问题;村居应加大投资力度,添置部分电化教学设备,解决有关办学经费和管理人员以及教师的报酬问题。这些经费开支都应列入财政预算,有固定的支出渠道。为了避免浪费和设备闲置,撮镇镇这几年以片为单位,购置电脑、音响、投影仪等一些电化教学器材,实行村居流动使用,提高了设备器材的利用率。
(2)优化学校课程设置,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老年同志到老年学校学习的目的大体有三种:一是“求知型”,二是“趣味型”,三是“有为型”,这个特殊群体聚集到一起,多数人的愿望是“乐”和“为”,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实现他们的愿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力求科学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兴趣爱好设置课程和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老年人更新知识,获得快乐的愿望。从撮镇镇这几年的实践看,他们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开设了法律法规、健康养生、时事政治、拳术舞蹈等课,分别讲解了“中老年人四季养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十八大以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端正党风、反对腐败”、“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以及拆迁征地和土地流转方面的法规政策等内容。这方面的内容老年人都懂得一些,但往往一知半解,缺乏系列了解,开设这样的课程,讲这样的内容能引起学员情感上的共鸣,满足他们求知的愿望,课堂上学员听得津津有味,兴致非常高。
课外活动是老年学校办学的重要方面,是老年学员实现“老有所为”的平台。如在学员中开展适合老年人兴趣特点的外出参观活动、乒乓球、广场舞、太极拳(剑)、扇和书画展等。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了老同志参加老年学校学习的积极性,
(3)改进教学方式,扩大受教育群体。
农村老年学员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年龄跨度大,从50岁到90岁都有;二是学历层次低,至多也就是高中毕业;三是身体、心理差异大。为了不使他们课堂上聊天打瞌睡,甚至中途离场,除了科学设置课程,优选教学内容外,还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运用直观快捷的电化教学,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同时延伸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使学员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从而得到巩固学额的目的。
老年学校不能只把学员对象局限在退休干部身上,要在加大宣传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广泛吸纳退休工人和其他社会老人,动员妇女老人参加老年学校学习,扩大生源范围,让更多的老人群体进校学习。
(4)选聘合格教师,建立教师筹备库。
好的领导、好的班子、好的老师是办学关键。邀请具有专业特长、热情高的退休干部、专家学者和教师担任校领导,实现“专家治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教学业务能力且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专职教师队伍,主要从离退休的老同志中选择。撮镇镇以片为单位选聘专职教师,一个专职教师担负着一个片五、六个村(居)老年学校的教学,平时自带电化教学设备,自费前往上课,很受欢迎,既为村居解决了教师难题,又满足了教学需求。
另外,从有关单位和社会有识之士中选聘一批热情高、语言表达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筹备库。
学校要为专(兼)教师们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和报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加强感情投入,激发其任教的积极性;还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参观走访等活动,交流教学心得和施教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保障老年教学正常化 推动老年教育健康发展 | 下一篇:乡镇老年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